網頁

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

置入性行銷:天熱很冷飲 綠茶週末狂賣8萬罐


台灣的新聞媒體很有規律,在每年特定的時間就會播出特定的新聞,而且還會有特定類型的產品同時推廣,你說這不是置入性行銷,我實在不相信,上一週台北的溫度達到35.9度的新高,就是很典型的例子。




新聞的開頭是在講天氣很熱,溫度又創了新高,正常的聯想應該是會去探討全球暖化的影響,或是民眾對高溫的看法與反應,但我們的記者卻選擇了產品的銷量來作為天氣熱的觀察。字幕下的大標題是 "天氣熱喝冷飲  綠茶週末狂賣8萬罐"



觀眾看到這邊一定會想:「是什麼綠茶,週末狂賣8萬罐,我也趕快去買一瓶來喝喝看」。下面這個圖雖然有打買賽克,但是觀眾到賣場的時候,還是很容易可以猜得出來就是這瓶在電視上看過,有很高的機率會買下來。



接著畫面轉到飲料業者 "詹岳霖" (泰山集團通路董事長),由他來直接跟大眾說明飲料的銷量有多好,夏天我們應該多多喝飲料。其實讀者可以自問自答以下幾個問題,應該就可以明白置入性行銷的是如何安排的:

1. 為什麼記者要訪問 "詹岳霖" ,有這麼巧他是泰山集團的通路董事長?
2. 記者是先知道氣溫破紀錄,才去訪問詹岳霖,還是先訪問詹岳霖,然後剛好遇到氣溫破紀錄?
3. 如果是先知道氣溫破紀錄,那也可以去訪問游泳池的業者,為何是去找飲料業者?
4. 怎麼這麼巧,泰山集團在上一週剛好在各大媒體都有相關的新聞?

ex: 泰山老店新創意 仙草蜜茶搶酷暑商機




這一切都讓我合理的懷疑,這種報導是媒體與業者精心地安排,而且這樣的新聞對一般觀眾來說 "一點意義都沒有",幾乎只有廣告的效益。這也許又是另一個置入性行銷。

其實我不反對看新聞的時候會播廣告,但至少你要告訴我那是 "廣告",試圖來影響我的消費行為。


但有時候 "置入興行銷"  對潛意識的影響是很難察覺的,大家得多多練習,尤其是從媒體方面得到的資訊,不能全信,要有自己的判斷力才行!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